古茶之源 千年飘香

 

无量山西坡,景东县漫湾镇古茶树

 

  漫湾古茶山古茶树,茶山地理:位于无量山西坡,景东县漫湾镇,在北纬2430'44"2444',东经10024'10037'之间,它地处景东县的西北部,北与大理州的南涧县山水相连,西以澜沧江为界,和临沧市云县漫湾、忙怀隔江相望,是普洱、大理、临沧三州市的交界点,其特殊的区位优势有着两步跨三州的美誉,是普洱市无量山经济干线的起点。 全镇国土面积306平方公里,七沟八箐山势陡峭,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耕地面积2150公顷,以彝族为多数的汉、回、白、布朗等16民族和睦相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6.7%。

  海拔1700-2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3.6-14.6℃,降水量1291-1307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夹有未风化石砾。

主要产地:漫湾、安召、温竹等。

茶叶特色:苦显于涩,苦能化甘,山野韵明显。

 

茶树林

 

茶树林

 

糯干傣族古寨

 

糯干傣族古寨

 

翁基布朗古寨

 

翁基布朗古寨

 

  取天地日月之灵气和精华,酿造澜沧江流域千年古茶醇香。

  追述澜沧茶叶进化史,其帕令黑山十几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邦崴过度型千年茶树王、景迈芒景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的形成,构成了澜沧境内完整的茶叶大规模从野生型向人工栽培型过渡的进化链,被国家内外专家学者称为“茶树自然博物馆”。

  野生型古茶树群落:帕令黑山位于县境内发展河、糯扎渡和勐郎三乡镇交界处的原始森林带,海拔高2360米,各种野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食澜沧野生茶树群落最集中的区域。这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澜沧江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众多的木兰科植物的进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最终进化为茶科植物和野生古茶树群落。这些茶科植物群体的存在,充分论证了澜沧江中下游流域是古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的学说。

 

邦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

 

邦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

 

  邦崴过渡型千年茶树王:邦崴古茶山是云南西南部澜沧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千年古茶山之一。位于县境以北,为澜沧“五山”之一的扎发谷山山脉分支,是澜沧江畔早起人工移种茶树重点区域。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王的发现和专家的科学论证,为野生古茶树人工驯化过渡为栽培型茶树提供了理论和实物依据。

 

千年万亩古茶园

 

千年万亩古茶园

 

景迈大寨

 

景迈大寨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古茶山是布朗族傣族和祖先早期人工进行种植云南大叶茶种的典范,也是中国境内已知人工驯化种植古茶树面积最大、年代最长的古茶山。至今,那曾经历尽千年沧桑的古茶树仍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年年产茶不断,令人称奇叫绝。

 

古茶树

 

古茶树

 

美丽的采茶姑娘

 

美丽的采茶姑娘

 

  据缅甸木埂布朗人聚居区的傣文史志记载,芒景布朗族建寨和古茶树栽培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佛历713年(公元250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是早期人类共同利用茶叶资源的典范,是普洱茶最早的原料基地。其悠久的历史价值、厚重的文化内涵、优良的品质和巨大的经济价值都是无与伦比的,堪称千年古茶的经典杰作,普洱茶文化中的瑰宝,民族精神的象征,世界之最。

  走进绵延数里的古茶山腹地,历尽沧桑的原始森林与古茶林交错丛生、相依相存,融为一体。古树、古茶和奇花异草构成了一个多样化的植物大家族,成为古茶山共同的主人,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尘封久远的传说故事。各种昆虫鸟类在林中生存繁殖,调节着生态平衡,使古茶园始终保持着纯天然的绿色生态环境。

 

衍生在古茶树上的“螃蟹脚”

 

衍生在古茶树上的“螃蟹脚”

 

  在古老的茶园中,至今还生长着一些茶树的精灵----螃蟹脚(衍生在古茶树上、状似螃蟹的脚,故名螃蟹脚)。螃蟹脚汲取古茶树的营养精华,被称为“茶茸”。螃蟹脚性凉,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消肿、利尿、降血脂、减肥等作用,常饮可以有效防治血管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

 

采茶姑娘

 

采茶姑娘

 

采茶欢歌

 

采茶欢歌

 

炒茶

 

炒茶

 

  1994年以来,很多国内外茶业界专家学者来到古茶山,对茶树起源、古茶文化的延伸、民族历史变迁等专题进行了考察论证和研究,认为布朗族祖先属于古代西南边地的濮人,是最早种植和饮用茶叶的民族之一,这对研究中国茶叶发展史、古代茶树农艺、茶叶与民族的关系、古代茶叶规模种植经营、古代茶叶贸易等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返回自然奇观

关键词:古茶树,古茶

 

相关欣赏:美丽的汤池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