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张树国创作完成25吨重雕塑作品《万象》
赠外最大青铜雕塑落户法国
本报讯(记者李怀宇)重达25吨的青铜铸造雕塑《万象》日前永久性地安放在法国维埃纳省。作为“中法友好年”的项目之一,这是目前中国送给外国最大的青铜雕塑。《万象》由雕塑家张树国用了两年多时间完成,直径15米,在深圳设计,在大连青铜铸造厂制作,从大连港海运到马赛港,共花费10多万元的运费。
雕塑家张树国日前赴法国维埃纳省,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组装《万象》。作品完成后,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等人为雕塑落成揭幕。在揭幕牌上,法方特别从网上把中国所有关于《易经》的作品都下载下来,把《易经》中一些对八卦的表述翻译成法文,用于对作品的阐述。有法国艺术家称,作品既具有神秘感,又具有科学性。法国艺术评论家则评价,这件作品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传统艺术跟现代艺术融合得很快。
雕塑《万象》的产生,源于2003年。这一年,深圳市与法国维埃纳省双方政府决定,互赠雕塑作品作为友好城市的象征。
2003年8月6日,经过一轮激烈的竞标,张树国的大型青铜雕塑方案《万象》被艺术委员会评中,决定制作两套,一套回赠法国维埃纳省,一套放置深圳市。雕塑造型源于中国最古老的哲学思想“易学”中的八卦图形。
张树国此前曾在美国从事多年的艺术活动。2000年,张树国回国,在深圳大学建立张树国雕塑艺术工作室,后被深圳大学艺术学院聘任为客座教授。
张树国向记者介绍说,雕塑《万象》本来构思是在表面做成中国青铜镜的制作水准,但是后来发现中国古代青铜太脆,于是用了最深的古铜色,达到经久而不变质。这件作品在竞标成功时,其“开放、宽容、和平、友好”的理念为艺术委员会赞赏。
张树国告诉记者,《万象》雕塑造型是一个开放式的宇宙圆,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易学伏羲八卦方位图。图形的组合变化,构成了中国古人心目中生生不息的自然万物和宇宙发展变化的图像,同时还体现了一种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观念。张树国说:“《易经》比较简洁,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密码。我曾经想过用鼎或排钟这种传统的方式,后来发现最好用现代语言形式来代表中国古老文化。此前,已有成功的艺术家用了火药与文字,像蔡国强就将火药的形式变成艺术,徐冰则是把中国文字变形为文字语言符号,于是我就通过《易经》来表现中国的文化,但是用了最现代的艺术语言。”
法国艺术评论家认为,《万象》很好地实现了中国传统艺术跟现代艺术的融合。
铜装饰、铜雕塑、品牌铜门加盟代理联系方式>>>
关键词:铜雕塑
铜门及相关关键词在百度上的排名效果>>>
全国品牌艺术铜门 铜雕塑 铜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