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铜艺品“艺术”,大家似乎都不陌生。不过,倘若我们提出“铜艺品的本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人们的回答就有些五花八门了。有的说,是人类以创造美为主要目的的技术或产品;有的说,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客观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有的说是“模仿”、是“表现”、是“游戏”乃至是某种“形式”。这些说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总有言不尽意之感。
“铜艺品的本质是什么?”要想弄清这个问题,还需从人类的文化现象说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群落的基本标志。而人类之所以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文化,是在于人类的大脑不仅具有动物那种“条件反射”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创造性思考”的功能。不错,凡是具有文化色彩的事物,均与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有关。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创造性思维,都会成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一个人因某种情绪的影响,突然想到将一件衣服裹在石头上为之御寒。且不说时过境迁,他可能将这一“创想”忘得一干二净,根本不可能影响人类生活; 即便他没有忘却,这样的创想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故很难得到更多人的广泛响应。一个既不可能推广,也不可能实现的“创想”,只能是思维的昙花一现,因而不具有文化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