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明往北,一路都是崎岖的盘山公路,接近东川地界,每每从山头上看下去,红的泥土、翠绿的菜地、白色的土豆苗棚、黑色蜿蜒的公路,给人的视觉带来强烈的冲击。无论是摄影展、油画展,总少不了这里的风景。
尤其是河谷里那一马平川的灰白色,更是憾人心魄。这些雨水冲刷山体滑坡而形成的泥石流冲积带,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形成灰白色的平坝,铺在山谷中,一度让同行的烟雾与静然两个以为是水泥浆倾覆在山谷里。东川素有世界泥石流博物馆之称,如果没有到过东川,没有亲眼见过这些泥石流带,谁也无法想象大自然会用这种方式,塑造出这种令人目瞪口呆的景象。
而清代的东川,则还有另外一个美誉,那就是“天南铜都”。东川境内铜矿储量丰富,铜文化历史悠久,东川铜的开采冶炼铸造历史久远,据载在上古时期,东川就出现了“马踏露铜”的记录,而早在西汉时期,这里的先民们就已经能够用“火烧水泼法”开采铜矿,并用木炭冶炼钢锭并进行钱币铸造。
而正是这些铜,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东川,造就了“天南铜都”,也造就了东川的泥石流与红土地。古老的炼铜方法对木炭的需求量极大,每炼铜100斤,要用木炭
1000斤,而烧出1000斤木炭,又要砍伐10000斤林木。据有人推算,仅在清朝乾隆年间,东川每年就要砍伐约10平方公里的森林,才能满足当时炼铜的需要,而这样的砍伐速度,远远超过了森林的再生能力。数百年后的今天,铜,几乎快挖完了,树,也砍光了,于是泥石流源源不断的来了。
幸好上天还垂青这方山水,那些残存的铜和铁,为东川创造了全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之外最壮观的红土地,但其色彩,却非巴西红土地能比,而东川红土地,正是以其比巴西红土地更丰富的色彩与壮美令世人痴迷。
阳朔山水秋叶黄 ,海洋乡里赛仙境
你在北方的艳阳天里大雪纷飞,我在桂林的银杏树下落叶成堆。
很小的时候,你便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在你我的脑海里,“桂林”这两个字,似乎总被青山绿水环绕着,那样悠悠的绿水,那般淡淡的青山,如诗如画,如歌如梦。
但桂林也不只有这水墨画卷的绿,在灵川县的海洋乡,还藏着一个金色的深秋童话。海洋乡并不靠海,却有一片金色的秋海。海洋乡也不大,乡内却有着上百万株历史悠久的银杏树,其中最古老的一株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每年深秋时节,金黄的银杏叶便簌簌地落在老屋上,黑色砖瓦就像镶了道道鎏金,古时大户人家的金色琉璃瓦恐怕也不及这般“金光璀璨”。
每年银杏叶子发黄的时节,也是村子里人最多、最热闹的时候。
大桐木湾村是观赏银杏的最佳地点,在这里你可以看一簇又一簇的金色的银杏穿插于灰墙黛瓦间,散养的鸡鸭群从满地落叶的泥路上跑过。
穿过村中窄窄的巷道,还可看到海洋乡最大的银杏树——“白果王”。这棵银杏王国之王,高达30米,枝叶繁茂,树干十分粗壮,需要六人才能环抱。
大桐木湾村并不富裕,村里的房子还是那种砖瓦的农家老屋,屋旁多有几株高大的银杏树。从村中墙上的红色标语,还能窥探出几分过往的情景。
每年慕名前往大桐木湾村村的人自然不在少数,如果你不想镜头中都是人影的话,那么不妨去小桐木湾村静静地欣赏银杏。小桐木湾也是银杏村赏银杏的好地点,与大桐木湾仅一山之隔。这里的银杏虽不及大桐木湾那般壮观,但胜在人少而安静。在这里,你可以躺在银杏叶铺就的地毯上,看树梢的黄叶缓缓地落下。
那么问题来了,海洋乡在哪儿?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灵川县。
银杏最佳观赏期是什么时候?
桂林山水适合夏天去,而海洋乡银杏村则适合深秋去。每年的11中旬到12月中旬是观赏银杏的黄金时间,要是路途远,提前订机票会更抵而清晨则是一天中摄影的最佳时间。
银杏村有什么美食?
可以在乡民家的楼顶上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菜和新鲜的果蔬,而白果炖老鸭是不可错过的当地名菜。海洋乡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这满乡的银杏风光,足以让发烧摄影者和觅秋旅客们流连忘返。
新疆迷人何所在 喀拉达拉的秋天
喀拉达拉的秋天,仿佛每一片叶子,都激情迸发,最绚丽开放,最美丽怒放。秋天的成熟,饱满和闪亮,更彻底更炫目。秋天的宣泄,更自由更洒脱,更恣意妄为,肆无嫉惮。夕阳的余晖撒满落叶,就像手指温柔的穿过秋姑娘柔润的发丝,秋的丝丝凉意抵不过这余晖赋予落叶的暖。
喀拉达拉乡总面积579平方公里,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东南。那里气候宜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春秋相似,既无酷暑、又无严寒,年平均气温5.3摄氏度。地形以高山、丘陵为主。坐拥全景天窗,笑看最美夕阳。
喀拉达拉的秋天,似乎是从天空开始的,不经意间抬头,天高了,淡了,视野也开阔了许多,风的感觉也不一样,有了一些萧瑟,几分清凉。走在路上,满地铺满了黄叶,偶尔会有一辆车开过去,激起满地的落叶,迎风追逐一车的金黄。在落日的余晖中,满树秋意,浓得化不开来,真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喀拉达拉的秋天,仿佛每一片叶子,都激情迸发,最绚丽开放,最美丽怒放。秋天的成熟,饱满和闪亮,更彻底更炫目。秋天的宣泄,更自由更洒脱,更恣意妄为,肆无嫉惮。夕阳的余晖撒满落叶,就像手指温柔的穿过秋姑娘柔润的发丝,秋的丝丝凉意抵不过这余晖赋予落叶的暖。
喀拉达拉的秋天也有秋怅,当树落尽了叶子,剩下光光的枝桠,留给人一树的希望,这就是喀拉达拉的秋天,没有秋雨绵绵,没有秋愁哀怨,好像是一个豪爽的新疆男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真性情的过着每一天,有灿烂绚丽,魅力四射,也会有低落、有惋惜。这里的秋天太短,因此来不及回味,来不及感伤。
梦回云南腾冲镇 漫步滇西最美城
说起云南,多数人的记忆停留在昆明、丽江、香格里拉,却甚少有人第一时间想到腾冲。且知道腾冲的人,在说起云南腾冲时,很多人对它第一印象大概是地理书上的黑河-腾冲线。但腾冲的美远远不止如。在腾冲,一年四季温润舒适,有多少异乡人,因为过来旅游爱上这里,举家搬迁,只因在有意思的地方,和一群有意思的人生活,摇身一变,作为新腾冲人,试图告别过去换一种方式生活。
清晨,要是你能早起,可以坐在窗台上看阳光满满洒在大片的湿地,走在安静地青石板路上,还能看到保留完整的黄泥屋,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变迁,日晒雨淋,散发着旧时光的味道。沿着野鸭湖一直往下走,路边可以吃到热气腾腾的稀豆粉。沿着石板路一直沿河边走,可以看见河边捶洗衣服的村妇,无论是冷冽的冬天,还是夏天,勤劳的村妇都会准时出现在河边,对于她们,家庭几乎是她们的所有,小心翼翼地经营着属于她们的小确幸。
要是愿意,可以迎着青石板一路阳光,背上竹篮子,去逛一逛市场,这里生活气息最浓,菜式不一定多,但是都是农民自己种的,小镇交通不方便,外地菜基本都运不进来。买上一篮子的菜,回到客栈,自己动手煮一桌饭菜,和本地的朋友一起分享,大概会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沿着李家巷往上走,去喝一杯手冲的小粒咖啡或者是到旁边的水牛奶店喝一杯水牛奶,都是很惬意的事,在这里,你可以忘记城市里的所有焦虑和压力,大把大把的时间和自己独处,哪里有什么值得焦急的,你想要的,岁月都会慢慢给你。
沿着大片大片的湿地稻田往前走,走过婉转的青石板路,古镇荷花湿地中央,手工雕琢的外墙,有一扇纯手工打造的铜门会让你忍不住推开它去看看里面的世界。推开门的瞬间,一秒钟被征服。放眼可以看到百亩湿地、田园风光,左边是一个大书架和红酒架,每一本书都是主人精心挑选,这个地方是间民宿。原来民宿也可以这样别致。
它不是酒店,却有酒店五星床品、书香茶道,有着民宿与身俱来的温暖。8个房间分别命名为纳辉、留鹭、染夕、垂霁、裁柳、凝云、锁青、入荷,就是名字都起得这么用心。
手工的痕迹无处不在,竹子手工编制的房门,楼梯顶用小圆竹搭起来,整齐而不失清新的格调,火山石铺起来的楼梯更显当地特色,夕阳西下,远处的野鸭湖天衣无缝的和民宿景观池无缝连接,延伸到远方,夕阳的绚丽交织着池水的潋滟!
碰上菌子丰收的季节,来腾冲万万不能错过各种肥美新鲜的菌子。侨香斋的稀豆粉是当地最地道的,单是摆在餐桌的调料都有好几排,就为伺候一碗稀豆粉,吃完稀豆粉再上一碗鲜美的牛肉汤,配上一条烤鱼,念念不忘至今。要是第一次来,还可以尝尝当地的土锅子、大救驾、脑花。北海湿地四五月鸢尾花开是湿地最美的时候。
行走在窒息的蓝天白云下的西藏圣地
行走是一种美,而在行走时发现一种美,那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每个人都喜欢行走,喜欢在江南的小镇上行走,或者在青藏高原的草地上行走,不管那种行走,只要能释放心中的情感,那么就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西藏,是一个释放情怀很好的地方。当行走在美丽的玛旁雍错湖旁边时,一种久违的幸福涌上心头。在这里看到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彩,仿佛人间仙境一般,美丽而神奇。玛旁雍错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称三大“神湖”之一。
玛旁雍错最早名为“玛垂”,或“玛垂错”,是雍仲本教中广财龙王的名字。佛教经典说四大神湖中原有四大龙王,起初他们总是兴风作浪,危害人民。到了唐代藏王赤松德赞时期,莲花生大显神通,收服了四大龙王,使他们皈依佛法,逐渐成为藏传佛教的四大护法神。从此“玛垂错”也易名为“玛旁雍错”,有时写作“玛法木错”,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
据说玛旁雍措是最圣洁的湖,是胜乐大尊赐与人间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灵中的烦恼和孽障。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她是心灵中尽善尽美的湖,她是这个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众神的香格里拉,万物之极乐世界。
在这里,第一眼令你惊讶到的,是天空的辽阔深湛。大概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看过如此湛蓝的天空了。途经者用相机拍下了这些照片,记录她的美丽,她的多姿,等你亲自做评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