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可以分为海洋大气区、浪花飞溅区、海水潮差区、海水全浸区和海底泥土区五个不同的腐蚀区带(如图1-3示)。浪花飞溅区是指海水的飞沫能够喷洒到其表面,但在海水涨潮时又不能被海水所浸没的部位。浪花飞溅区的部位随潮差区的变化而变化。我国沿海港湾内,飞溅带的范围可以确定为海水平均高潮线以上的0~2.4m的区间,其中最大腐蚀部位取决于海域的海洋气象条件,约在0.6~1.2m处。
钢结构设施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规律
长期的海洋腐蚀研究结果表明,钢结构设施在不同的腐蚀区带其腐蚀速度有明显差别。图1-3左图显示了海洋钢结构设施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速率与环境因素,右图显示了海洋钢结构在不同区带10年的腐蚀深度。可以看出,浪花飞溅区部位是腐蚀最严重的。这是因为在这个区域,钢表面由于受到海水的周期性润湿,经常处于干湿交替状态,且氧供应充分,加上阳光、风吹和海水环境的协同作用导致发生最严重的腐蚀。一般情况下,钢在海洋大气中的平均腐蚀速度约为0.03~0.08mm/a;而浪花飞溅区为0.3~0.5mm/a。同一种钢,在浪花飞溅区的腐蚀速度可比海水全浸区中高出3~10倍。有关实验和调查结果表明,长期在外海暴露的长尺试件,浪花飞溅区的腐蚀速度最高可达1mm/a以上,而在低潮位以下0.3m全浸区的腐蚀速度仅为0.l~0.3mm/a。由此可见,钢结构在浪花飞溅区部位的腐蚀最为严重。图1-4中可以明显看出,同一个海域,相同时间内,同一根钢桩上浪花飞溅区的腐蚀较其他区域更为严重。一旦在这个区域发生严重的局部腐蚀破坏,会使整座钢结构设施大大降低承载力,缩短使用寿命,影响安全生产,提前报废。
图1-4 桩浪花飞溅区受腐蚀图片
图1-4 桩浪花飞溅区受腐蚀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