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FCC Ⅱ型柔韧混凝土涂料技术优势
(1)涂料干湿两用,可带湿涂装,水中固化;
(2)高附着力,与混凝土界面结合稳固;
(3)良好的耐碱性能,适用于混凝土的高碱性环境;
(4)耐盐雾性能优越,适合含高浓度盐的大气环境;
(5)优异的抗水渗透性能,可有效防止水分的侵入;
(6)施工工艺简便,仅需涂刷两遍;
(7)防护使用寿命可达20年。
2.3.2 涂料基本性能及使用说明
FCCⅡ型柔韧钢筋混凝土涂料体系主要分为两层,两层均为无溶剂型表湿区环氧树脂涂料。具体组成及各层性能见表9,涂料使用说明见表10。
表9
FCCⅡ型柔韧混凝土混凝土涂料组成及性能
工程 |
名称 |
标准用量(kg/m2) |
膜厚
(μm) |
第一层 |
无溶剂型表湿区环氧树脂涂料 |
0.6 |
300 |
第二层 |
无溶剂型表湿区环氧树脂涂料 |
0.6 |
300 |
试验项目 |
试验结果 |
抗氯离子渗透性 |
0.34×10-3mg/cm2以下 |
碳化深度 |
1mm以下 |
抗氧渗透性 |
5×10-2mg/cm2以下 |
对混凝土的附着力 |
1.0N/mm2以上 |
涂层随裂缝的延展性 |
抗拉伸0.2mm |
|
|
|
|
|
表10
湿固化涂料说明书
1涂料名称 |
FCCⅡ型柔韧混凝土涂料 |
2规格 |
15kg |
3特征 |
在湿润表面涂刷能得到好的涂膜;涂刷后在水中、海水中硬化;低粘度作业性好 |
4涂料性状 |
外观 |
液状 |
组成 |
主剂10kg、固化剂5kg |
颜色 |
灰色、浅灰色、蓝色、浅蓝色 |
光泽 |
有光泽 |
密度23℃ |
涂料 |
1.56 |
溶剂 |
- |
粘度23℃ |
270 |
不挥发分 |
98% |
干燥时间 |
温度 |
10℃ |
20℃ |
30℃ |
表干 |
10小时 |
7小时 |
5小时 |
实干 |
20小时 |
16小时 |
12小时 |
闪点 |
主剂:97℃、固化剂72℃ |
燃点 |
主剂:529℃、固化剂529℃ |
爆炸界限(上限~下限) |
主剂1.1~7%;固化剂1.1~7% |
5施工内容 |
表面处理 |
打磨、钢丝刷处理 |
混合比例 |
主剂100、固化剂50 |
成熟时间 |
- |
适用期 |
10℃ |
20℃ |
30℃ |
60分 |
40分 |
30分 |
使用稀释剂 |
— |
施工
条件 |
施工方法 |
刷涂、辊涂、刮刀、抹子 |
稀释率 |
- |
标准使用量 |
1.2kg/㎡ |
标准膜厚(μm) |
300 |
最大膜厚(μm) |
2000 |
涂刷
间隔 |
温度 |
10℃ |
20℃ |
30℃ |
最小 |
20小时 |
16小时 |
12小时 |
最大 |
7日 |
7日 |
7日 |
|
|
|
|
|
|
|
|
|
2.3.3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包括:(1)表面处理;(2)第一道涂装;(3)第二道涂装
(1)表面处理
除去混凝土表面上附着的海洋生物、粉化物、煤、油脂、其他尘埃和异物,调整适合粘着的涂膜基础状态。使用动力工具、手动工具处理混凝土表面起鼓、突起物、高低平面的差异等,使其平滑;如有孔隙、裂纹等缺陷,应以聚合物砂浆均匀抹平缺陷部位,结构表面应平整、不起砂、无起壳、无裂纹、无蜂窝麻面等缺陷,保持表面干净;油分附着时,用抹布蘸稀释剂仔细擦拭;处理完整个表面后,用毛刷清扫、高压空气吹等手段,充分清扫被涂面。
(2)第一道涂装
主剂与固化剂按比例混合,充分搅拌均匀,涂装时不需添加稀释剂。首先用刮板、泥刀、滚子等适量涂刷;然后,用刮板、泥刀等在混凝土有洞的地方涂刷,必要时可在涂料中掺入适量石英粉或者滑石粉。底涂第一层以没有孔洞、裂缝为目的,使用量根据混凝土基础状态适当变动。涂料混合均匀后,在40分钟以内(20℃)使用。
(3)第二道涂装
第一层涂装完成后,在16小时至7日(20℃)以内,确认涂层的硬化状态,没有异常,进行第二层涂装。
主剂与固化剂按比例混合,充分搅拌均匀,涂装不需添加稀释剂。首先用刮板、泥刀、滚子等适量涂刷;然后,用刮板、泥刀、刷子、滚子等进行均匀涂装。
为了确保涂层干燥膜厚大于600µm,标准涂装量为约1.2kg/m2。
2.3.4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表面处理质量控制要点
①
混凝土没有裂缝和空洞、表面基本没有脆弱的表层残留。
②
表面整体没有混凝土以外的异物。
③
表面基本上没有研磨粉(用手轻轻摸看其附着程度)。
④
混凝土表面的盐分测定结果在100ppm以下。
(2)FCCⅡ型柔韧混凝土涂料涂装质量控制要点
FCCⅡ型柔韧混凝土涂料需在混凝土表面涂刷两道,涂刷质量需满足以下要求:
①
第一道涂刷要求表面没有孔洞、裂缝等。
②
涂刷质量应满足表11的要求。
表11
涂刷质量要求
目测 |
无明显色差、无明显透底、无明显流挂 |
厚度 |
干膜≥600μm(两遍) |
2.3.5
施工注意事项
(1)气温在10℃以下,涂膜干燥会较为缓慢。
(2)底材处理的好坏会对涂膜的附着性等、涂膜的耐久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3)被涂面以及工程间的涂层面附着盐分量超过100ppm的情况下,会造成层间剥离,用稀释剂擦拭或者用水洗降低附着盐分量直到100ppm以下。
(4)涂料使用前必须严格按照涂料的配比,用电动搅拌机充分搅拌,使得涂料处于均匀状态,如混合比例不当或者搅拌不均匀,就不能充分发挥涂膜的性能,漆膜无法固化。
(5)混合后的涂料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干净,每次使用多少配制多少,避免浪费;过了可用时间,会导致附着不良。
(6)涂刷间隔太长会影响附着力,因此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涂刷完,在涂装间隔超过的情况下,有必要做水洗、表面研磨等处理。
(7)即使在合理的涂装间隔内,在受到很多尘埃以及盐分的影响下,清扫、水洗、表面研磨等的处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8)不可用稀释剂稀释使用。
(9)涂装前应检查有关设备工具是否完整无损、保持干净无污物。
(10)调配涂料之前应核对涂料种类、型号是否符合规定;开罐后,将甲、乙组份各自充分搅拌均匀。
(11)涂料应置于阴凉、干燥的仓库中,避免置于阳光直射及环境温度0℃以下的地方。
(12)在各工程实施前,需先对是否满足相应施工条件进行确认,然后开始施工。实施过程中出现不良情况(例如突然降雨等)产生的情况下,需迅速中止施工。
(13)施工时,应避免直接吸入或五官接触涂料。如眼睛接触到本品,应立即以清水清洗并送医;如皮肤接触本品,应立即以合适的洗涤剂、肥皂和水清洗。
2.3.6
施工质量检查
(1)涂层厚度:涂装完成后,使用测厚仪检查干膜厚度,检测值不能低于设计规定的厚度。
(2)涂层外观:要求平整、均匀,无气孔、起皱、鼓泡、严重流挂、漏涂等现象;可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有缺陷部位应重新修整补;涂层不得有明显的色差。
(3)损伤补涂:对刚涂装后有损伤的部位应修补,注意保持涂层的平整均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