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奇奇到我们中心接受训练已经一个多月了。现在的奇奇,各方面虽然谈下不特别出色,但是在自信心方面还是表现很明显的。回想他刚到我们中心时,看到我,头都不敢抬,出不敢大声说话,胆子特别小,但是看上去挺聪明的。从第一感觉来看,他肯定存在严重的障碍,否则还会这么缺乏自信。但是,我还是想错了,经过各项能力测验,发现他各人方面和同龄孩子相差无几,只是在大运动和精细动作方面存在一些欠缺。
那么,是什么问题导致他如此自卑,缺乏自信呢?再看我们中心的孩子们,虽然各个方面存在许多不是(和同龄孩子比)。但是他们都生活的很快乐,很有自信,一点也看不出的什么失望之情。经过一个多月的“亲密接触”及对家长教育方法的了解,终于明白“孩子需要鼓励,而不是赞扬”,“自信心是培养出来的”。
在幼儿时期,老师和家长就应该鼓励儿童,帮助他们确立一种信念,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找到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上,要注意方法与时机,有的方法看似鼓励,却因使用不当,结果起到反作用。例如有进对孩子进行赞扬反而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你可能会感到奇怪,难道赞扬孩子也错了吗?现在不是都在提倡“赏识教育”吗?包括成年人在内,我们不都是用赞赏之声鼓励人们做的更好吗?但这环是耸人听闻,赞扬同样会损害孩子的自信心,如下面的对话:
妈妈下班回到家,发现6岁的儿子在家里的地板擦的干干净净,这会儿正在安静地写作业。妈妈禁不住内心的喜悦,对儿子说:“真是妈妈的好孩子,可以帮妈妈做家务了,你太棒了,你爱你,我的孩子。”儿子听了这番赞扬,并未喜出望外,而是用怀疑的目光审视了妈妈一下,客客气气地说了一声“谢谢”。又低头做自己的功课,妈妈被弄得莫名其妙,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只感叹道:“唉,孩子大了,摸不透他在想什么。”
妈妈赞扬儿子的话有问题吗?是的,有问题,让我们来试着想想儿子会不会把妈妈的话理解成这样。妈妈之所以爱你,是因为我做了家务,那么如果我没有这样做,妈妈是不是还会爱我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样的赞扬对儿子的认识有怎样的长期影响,儿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理解,他的自身价值完全领带于满足妈妈或其他权威人士的要求。如果得到了赞扬,她的个人价值就会上升。反之,个人价值就会下将,要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没有人时时刻刻站在那里等着赞扬你的。即使你做了很好的事,可能也不会有人来赞扬你。
那么,妈妈应该怎样向女儿表达自己的欣慰呢?得出结论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两上道理:第一,孩子们都很看重父母对他们所作所为的反应。因此,父母要格外慎重地说出对他们的评价,鼓励孩子进步的方法很多,但最有效的莫过于对孩子所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有所反应。在这方面,老师和家长应当的特殊的敏感。敏感的目的首先是表示家长可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再者便是肯定孩子的努力是在正确的方向中,帮助孩子明白自己做事的意义。事情可以很小,反应也可以很简单,效果却格外明显,哪怕只是一个微笑,孩子也能从中体会到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感受是对孩子最大的鼓舞,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家庭中能够发挥作用的一员,是为家庭,乃至社会所接受的积极分子,没有什么比这种信息,更能激励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了。
第二,鼓励和赞扬是两个看起来相似,其实大相径的概念,赞扬是针对人,而鼓励是针对事的。赞扬的方式是:你做了这件事,你真了不起!我爱你!而鼓励的方式是:你做的这件事棒极了,我很宽慰。鼓励并不像赞扬那样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不是将孩子的好坏,是否爱他与他所做的好事联系起来,而是把注意力放到孩子所做的事情本身。以及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所能得到的满足和成就感上,赞扬是危险的,它容易导致孩子对溢美之词的依赖。而失去独立判断力,渐渐失去自信心,更有甚者,有些孩子为了得到更多的赞扬,常常给自己设立不切实际的标准,整整追求完美,以博得别人的欢心。他们按理想去生活,而理想只是一个遥远的目标,有时是难以实现的,由于实现不了,孩子可能因此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丧失自信。或者是某一方面存在欠缺,当别人赞扬他,他会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别人忽略了他,他的自我评价就会极度低落。
这样一来,他就会生活在情绪言的剧烈波动中,没有赞扬,做事情就提不起精神,感觉自己没有比人做的好。其实不然,奇奇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典型。其实他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只是自己不相信自己罢了。而鼓励的要点,是不把孩子所做的事情与父母对他们的情感联系起来,要给孩子一个印象,就是无论他们做了好事或是没做,无论失败或成功,都不会影响父母对他的关注与爱护,所以他不必害怕会被批评、训斥、嘲笑或者承受那种只在做了好事情才能讨父母欢心的压力。那么,奇奇的妈妈应该怎样表达一个母亲的欣慰呢?方法可能有很多,视场景需要和儿子的性格特点而定,但下面这个方式无疑算个经典的范例。
“这太好了!我的孩子,你长大了。知道帮妈妈做事了,我为你感到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