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二手车消息:
目前二手车买卖热度不减,对于二手车的相关法律常识大家都了解吗?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消费者又是如何看待《规范》的呢?
据研究中心的数据可知,从2011年至2012年,我国二手车销量增速达11%。由此我们发现,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的加速度源自二手车销量。那么,我国汽车市场现状的权重未来将转移到二手车市场范畴,由此带来的汽车潜在消费者对二手车市场规范的呼声变得愈发强烈,如何能让百姓买到放心车,将成为二手车市场当务之急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规范》,我们开展了广泛的调查与研究,共收集样本为3466个。根据调查分析发现:阻碍二手车成交的最大诟病是质量难把关;逾九成消费者认为《规范》存三难——权威难、公正难、监管难。
●难把二手车质量关
根据调查显示,2013年4月,具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中,有68.1%的消费者表示最初会考虑购买二手车。在问及具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最终放弃购买二手车原因时,其中70.1%的消费者表示是因为不放心质量,由此可见,质量不透明是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最大的障碍。
●超7成从未听闻过《规范》
从调查数据来看,汽车消费者对于出台的《规范》知晓程度较低,调查中有76%的消费者表示从未知晓此事,此外22%的被调查消费者仅是听说或看到过,但对《规范》的细节并不了解。
虽然,《规范》不是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但它的存在对于中国的二手车市场来说可谓是举足轻重的一件事,如果能够良好的将其贯彻执行,并成为二手车行业鉴定质量的最公正方式,对于中国二手车市场的推动作用将会是巨大的。
●《规范》难点颇多
由于《规范》的执行需要一系列的条件,那么很多消费者表示出发自内心的疑问。52%的消费者认为第三方二手车鉴定机构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是规范实施的难点。此外还有40%的消费者觉得二手车市场不规范难于监督,就算规范出台也会出现执行难、监管难的问题。还有6%的消费者认为第三方二手车的鉴定费用过高,规范实施的范围将会过小。由此看来,《规范》的推行还是难点颇多的。
●鉴定费用“5%”能接受
《规范》将设立第三方机构来鉴定二手车的质量,当然第三方的鉴定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在问及消费者可接受的第三方鉴定费用时,近73%的消费者选择了二手车车价的5%,此外通过语义分析,我们还发现,在近24%的被访者中多数人认为“合理的费用是可承受的”。上述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于二手车鉴定需要收费之举还是广为认可的,而在收费程度方面,我们认为消费者所期望的是合理与适度的收费,最好不要超过其心理预期——二手车车价5%。
相信《规范》的存在会进一步加速中国二手车质量透明机制的建立,如果这种机制能够良好的运行并且覆盖整个二手车市场,那么对于中国二手车市场来说会是不小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