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悄然而至的大数据应用时代,“OTT通信业务的替代效应已经让全球移动运营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成为国际通信业普通存在的声音,根据国际分析师面对来势汹汹的OTT通信业务对传统通信业冲击程度的评估,预计到2016年,全球电信运营商传统业务收入将有520亿美元因VoIP网络电话类OTT通信业务而损失,而VoIP网络电话也仅仅是OTT通信业务的一种实现类型。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通信应用市场,在国内VoIP网络电话和微信几乎并驾齐驱,和在国内几乎家喻户晓的VoIP网络电话一样,微信也是OTT!
OTT(Over-The-Top
)其实是一个专业性的体育用语,指“过顶传球”,这里意指互联网企业越过运营商而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通信业务和数据服务业务,OTT借此也比喻服务提供商越过基础网络,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在国内越来越风靡和流行、借助于网络流量进行直接电话拨打和通话的VoIP免费网络电话,还有拥有3亿用户、支持短消息和语音对讲功能的微信等,也都是OTT通信业务最常见的类型。
不过相对于微信对传统通信业短信业务的替代,可以支持直接互联网方式打电话的VoIP免费网络电话几乎更能让运营商惶恐和坐立不安!网络电话在国内的稳定用户规模接近1亿,号称国内VoIP免费网络电话行业的第一品牌,通常手机用户只要在自己的移动终端安装一下网络电话的软件客户端,即可以最低0.05元/分钟的通话资费任意拨打国内所有手机和座机电话,并且进行国际长途通话的费用每分钟也只有区区几毛钱左右。对于传统运营商而言,长途电话通话、国际长途通话和手机异地漫游通话等,以前都是营收支柱,现如今面对OTT通信业务的大规模深度替代,运营商似乎已经很难维持现有以语音业务为主的电信营销格局。
事实上从运营商不断公布的相关业绩数据看,表征平均每个用户贡献收入的ARPU值的确是一个下降的状态,显示VoIP免费网络电话、微信等OTT业务对语音、短信的替代作用已经对现有的电信业格局产生了作用。工信部的相关统计也指出,“互联网应用对语音的替代效应也开始呈现”。有通信业的资深人士日前也表示,OTT通信业务对传统通信方式的大规模深度替代,特别是支持低资费通话甚至可以免费通话的VoIP网络电话逐渐晋升手机用户的主流通信,运营商一方面要在彻底抵制、全面竞争和拥抱合作等与OTT通信服务的态度中快速作出抉择;另一方面以“数据流量业务”为主的电信业务构成模式也应该重视起来了。
面对OTT业务的来势汹汹,业内人士也感叹现如今在国内越来越风靡和流行的VoIP网络电话早已经今非夕比。据悉作为现阶段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行业第一品牌,网络电话不仅能够支持所有类型的上网终端、支持所有主流移动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而且网络电话还可以实时提供接近于人耳音频带宽的卓越全高清通话音质。在手机上只要任意免费下载和安装网络电话的软件客户端,即可在进行长途电话通话时节省80%以上的传统话费,并且还可以最彻底的避开手机异地漫游通话费,手机用户为什么不装?
就通信行业本身而言,无论11亿智能手机终端的应用会变得怎样的丰富多彩,“打电话”或仍然是智能手机终端最基本的应用,而时下在国内越来越风靡和流行的VoIP网络电话,其通信成本可能只有传统电话拨打方式的20%左右,特别是手机用户拨打长途电话、煲大时段的电话粥以及手机在异地漫游状态下通话,VoIP网络电话的通话资费优势则更加明显,这种优势也必将直接转化为通信行业的市场占有率。
面对OTT通信业务对传统运营商通信与营收的替代和蚕食之势,运营商也倍受困扰。其实从国外的发展经验与通信业的实际走向看,运营商走出困局无外乎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就是传统运营商与微信、网络电话等这样的OTT服务商相互融合并形成深度合作,探索业务双赢的道理;第二就是运营商应该把以语音通信业务类型为主、数据流量业务为辅的传统模式给尽快颠倒过来,让运营商能够尽快实现对互联网数据流量运营的“精耕细作”。
移动互联网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电信运营商的数据流量显著增长,流量所带来的收入增长已经成为拉动电信运营商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OTT业务的发展对电信网络带宽和容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电信运营商而言本应是利好消息,但OTT业务的出现使得数据流量所带来的价值却不断地向OTT服务商转移,电信运营商“被管道化”的趋势越发明显。这也就是说运营商必须转变运营模式,加强数据流量经营理念,促进业务流量增长和实现单位业务流量的价值增值,这对于整个国内通信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