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IM卡,大家想必都对其非常熟悉。在现在科技智能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每个人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都必须装载SIM卡,否则便无法进行蜂窝网络连接、接打电话以及接受短信等网络通信服务,而且每个人的SIM卡就相当于一张身份证卡一样,上面有属于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手机号码,重要性不可言喻。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工业设计得到了快速提高,手机越来越倾向于轻薄化、极致化等特点,机身内部结构更加复杂紧密,每一丝多余空间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人们渐渐发现过去的SIM体积太大,急需进行改进。后来在iPhone手机的引领下,SIM卡开始进行了由大到小的演变,主要历经SIM、Micro
SIM卡、Nano Sim卡三个阶段。

而在2017年6月份的台北电子展上,Intel、微软以及一些OEM厂商宣布开始普及eSIM技术,彻底淘汰掉SIM卡。eSIM既是虚拟SIM技术,它将传统意义上的SIM卡集成到手机或电子产品的芯片上,经过动态写入数据的方法完成传统SIM卡的功用。此次包括华为、小米、华硕、惠普、联想等众多厂商也加入普及联盟,高通去年发布的顶级旗舰835移动处理器也已经支持这一技术。
那么传说中的eSIM技术比从前的SIM卡有何不同呢?据了解,eSIM卡由于采用手机内置的出厂芯片,所以它能够支持用户随意更换运营商,包括资费套餐,不受到网络制式的限制;其次,用户也不必再担心SIM卡丢失、损坏的问题了,省去了很多制作成本;最后eSIM卡在安全性上也要远远高于SIM卡,eSIM内置的安全信息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私有网络的身份验证,设备数据的远程管理,例如清空数据等。
根据此前的报道,eSIM卡有望在2018年小规模范围内进行测试,而在2019年才有可能在苹果、三星等手机中出现,实现普及。

但是,虽然手机厂商对eSIM技术表示十分欢迎的态度,尤其是苹果,但是网络运营商们却对这一技术有些排斥,因为用户一旦可以随意更改运营商后,对彼此之间的竞争会产生巨大影响。比如说用户携移动号转联通网,这都是运营商不愿看见的。
不过,eSIM技术已经是未来大势所趋,2020年我国也将实现携号转网的愿望,到时候运营商不管再怎样拒绝,也阻碍不了新技术的全面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