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当前网络安全与治理面临的各种问题,由法制日报社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主办的2016网络新枫桥经验高峰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在阿里巴巴安全部与全国政法机关的密切合作实践中,逐渐探索并总结出来了一套互联网合作共治模式,提出了“警企合作、群防群治、敢于创变”的网络治理新思路,这被称为是“网络新枫桥经验”。
所谓“枫桥经验”,核心就是“发动群众、群防群治”。那是上世纪50年代,由浙江诸暨市枫桥镇基层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并总结出来的一套成功的社会治理经验。如今,这套“网络新枫桥经验”同样源自浙江。杭州G20峰会期间,网络战线打过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阿里巴巴运用自身大数据技术能力,深度参与安保任务,防范黑客入侵、风控预警以及处置各种违禁商品。
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就是大数据的运用,在互联网时代,执法机关只有泡在“大数据”里,公众才能过好“小日子”。大数据已经初步在交通治堵、假货查处、违法打击、实名制行业管理等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杭州甚至提出,要再造一个社会治理领域的“阿里巴巴”,实现一套城市交通精细管理、违法犯罪精确打击、社会治安精确治理的杭州模式。
在网络安全治理中,不仅要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强化社会各界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协同配合、共治共享。保护网络安全的本质,就是保护公共安全,就是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这不是一个人或者一家企业的事,需要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来研究推进,像当年推广“枫桥经验”一样推广“网络新枫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