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精神卫生医生对本社区的病人实行终生保健,往往成为病人的知心朋友,病人有了思想疙瘩都愿意请社区医生来帮助解除,甚至个人隐私也愿意向医生倾吐。病人对医生是十分信任的,医息关系很好,病人往往会自觉地按时去就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
有一位50多岁的女病人,病程已30年。当精神卫生保健医生第一次接待她时,发现病人所服药量仍很大,有些药物反应,如流涎,有明显口臭。这位医生详细复习了她得病及治疗的经过,仔细地检查了她目前的情况,判断她已进入恢复期。但由于长期门诊取药.没有固定医生看病,只是照方取药服用,所以造成上述情况。于是这位医生对她进行了长时间交谈,说明她的病情趋于稳定,并提出康复计划请病人配合。病人犹如发现了知音,对疾病也提高了认识,以后每月都来找这位医生,逐渐将药物减到适合她的最小剂量,并培养了参加社会活动和锻炼的兴趣。5年来,她的病情继续保持稳定,生活规律,每天晨练,参加老年人跳舞,与老朋友们上街购物,回家料理家务,并照顾1个上小学的孙子吃午饭,每周还上两次老年大学,心情愉快,生活十分充实、幸福。无论是否开药,她都按时来看医生,与医生谈心。服用维持量的药物已成为她自觉自愿的习惯行为,她的病不再复发了。
这位医生是用自己对病人的真诚和行动教会了病人主动地看医生,自觉地服药的。
作为精神病人的亲属,更应该关心病人,支持病人,成为病人的知心人;同时也应学习一些精神卫生保健知识,掌握家庭康复的技巧.以爱心关怀病人,正确引导及督促病人实施康复计划,也一定会像这位医生一样,用行动教会病人自觉地就医服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