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凌晨,居住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神山的两岁女童,疑遭人带上电单车拐走。此事经羊城晚报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昨日,一名男子自称在马路边捡到女童,并将其送返其家人经营的面馆。由于对男子身份有怀疑,马家人报警。截至发稿时止,两岁女童已平安返家与家人团聚,送她回家的男子则接受调查。
8月4日晚9时许,一直担心女童安危的家人,仍在面馆内工作着。忽然,一名男子骑着摩托将女童带到店前。
“这不是我女儿吗?”已经6天没有看到自己女儿的马女士,心头大石顿时放下了。眼前这名女童,正是与家人失联6天、怀疑被拐走的。和失联前穿着红色短裙不太一样,此时的女童穿着一身红白色的童装连衣裙。
“这身衣服,是我给她买的。”男子称,他在7月30日凌晨,也就是女童与家人失联时,“在马路边捡到这个女孩”。捡到之后,给她买了新衣服,让女童在自己家住了几天,然后送回到面馆。
“这个人看上去很面熟”,一名在面馆内工作的亲戚告诉记者,他认得这名男子,该男子平日曾到店内消费过。
“就是她把孩子拐走的吧?”马家上下仔细打量这名男子,觉得他和治安监控中把女童拐走的男子非常相似,于是便报警求助。随后警方到场,将女童及家人,以及那名男子带返派出所作调查。
记者在马家的面馆门前看到,女童相当活泼可爱。她看到平日一起玩耍的猫咪走到面馆门前,立即跑过去玩耍起来。由于女童和猫咪玩耍的位置一度和面馆有些距离,担心她再度走丢的家人,连忙召唤不要走太远。
“回到家就好了。”马女士紧抱着女儿,生怕她再次走远走丢。马女士称,以后她会对女儿看好一些,绝不会让女儿再度走丢。对于连日来社会各界对女儿的关心,马女士表示衷心感谢。
经家人和警方初步判断,女童被送返后,未见有外伤,看起来身体不错。为保险起见,马家人打算带女儿到医院做一次全身检查。
人贩子招数揭秘
未成年儿童心智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家长疏忽大意,易给拐卖儿童以可乘之机,人贩子见缝插针,招数层出不穷。梳理过往案例,对人贩子招数和高危时段进行盘点,可以提醒公众提高警惕。
第一招,偷。这一招通常用在商场、超市、医院等人流密集且流动性大的公共场所,并且多用于还不会说话、走路的幼童身上。家长一不留神,孩子就可能被偷抱走,人贩子快速隐藏在人流中或团伙作案,几经倒手,很难被当场抓住。另外,幼童被保姆或钟点工从家中偷走的也时有发生。
第二招,骗。哄骗、诱拐儿童,多发生于学校、幼儿园或小区周边以及上下学途中,当孩子离开老师、家长的视线范围,极易被人贩子以"变魔术""买糖果""替父母接送"等招数骗走,或被药物迷晕带走。
第三招,抢。早些年多表现为飞车抢夺、团伙作案等"明夺";近两年,又出现了"暗抢"。根据一些家长在网上发帖"现身说法",人贩子一般先用攀亲交友、热情帮忙、交流育儿经验等方式麻痹家长,骗得家长信任将孩子带离身边;当家长要抱回孩子时,人贩子就与同伙"反咬一口",称孩子是自己的,家长反而成了百口莫辩的"人贩子"。单独带孩子外出的母亲容易"中招"。
儿童防拐攻略盘点
儿童被拐、家长心焦、警察立案多方寻找,这样的消息时常听说,但被拐儿童机智自救的案例却少见。今年4月11日,湖北一名5岁女童被陌生人强行带走,孤立无援时不做激烈反抗,静观其变等待救援;看到警察后立即求助,准确描述被拐过程,指引民警迅速判明情况;准确提供个人和家庭信息,使民警快速与家长、老师取得联系,最终成功回家。女童机智勇敢的自救行为,被网民称为"儿童防拐教材"广泛普及。
儿童防拐,"预防针"要早打。面对人贩子层出不穷的作案手段,做好以下几点是关键:
一、带不能行走的孩子出门,应把孩子抱在胸前,最好用专门的婴儿背带将孩子绑在身上;孩子能够自行走路时,家长更要小心看护,尤其在人群拥挤的地方,切忌孩子离开视线范围。
二、家长不要把孩子交给任何陌生人看管,尤其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谨防人贩子乘机做案。
三、从小训练孩子牢记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和电话号码,或学校地址、老师电话等信息,教会孩子独自拨打电话;教育孩子如果在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与父母走失,不要惊慌哭泣,不要轻信陌生的"好心人";教孩子辨识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人员的外观标识和特征,养成向他们求助、求救的意识。
四、给孩子佩戴儿童GPS定位器,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掌握孩子的实时位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相关阅读与服务
手机定位技术服务,帮助你找回失散的亲人
高精度北斗定位器
公安部关于印发《全国“打击人贩子、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专项斗争”工作方案》的通知
超微型全球卫星定位防盗追踪器
最好的汽车摩托车防盗定位追踪器,让爱车尽在掌控
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科学方案
做好家庭防盗六点建议
了解更多安防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