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人类的感情丰富和对事物的思辨,因此,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之常情。在正常情况下,这七种情志的变化不会引发人体的疾病。但如果七情中任何一情的刺激长期存在,或是某一情志的刺激过于强烈,则会导致人体的气机【人体内气的运动】紊乱,郁而化火,耗液伤津,使人体的津液代谢失调,终致消渴。
情志是指精神因素,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记载:
“长冲直扬,心刚多怒”之人易发生;肖瘅【消渴)之证。唐朝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记载消渴证患者情绪-悲哀憔悴,伤也”。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在<三消论)-书中说:
“夫消渴者……或因耗乱精神,过违其度。一在以后的一些中医典籍中,还提出了:
“消渴病人……不节喜怒,病虽愈而可以复作”的观点。这些观点是否具有科学根据研究表明,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精神因素确实会起一定作用。因为伴随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压力的增大或突然降临的打击和精神创伤,一些激素会应激性地分泌增多,包括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神经末梢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胰腺细胞分泌的胰高糖素以及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激素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都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所以,精神刺激对糖尿病的发生,尤其是疾病的复发或加重有重要影响。
情志异常与糖尿病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典医籍《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了情志因素导致糖尿病的相关记载,
“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渴”,可以说这是关于精神情志导致消渴的最早论述d后世医家对消渴的论述中也多提及精神情志因素的作用,如“其病之始,皆由不节嗜欲,不慎喜怒”“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而燥热郁盛所成也。”可见,中医学在对消渴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很早就注意到了心理因素的作用。中医学认为,长期的精神刺激,情志失调,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导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热,肝火炽盛:或紊体不足,肾阴亏耗,加之肝火亢盛,上灼肺胃之阴,下劫肾阴,必然造成肺胃燥热之证,因肺为娇脏,为五脏之华盖,主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若肺阴被灼,津液不足,失其通调之功,治节无权,津液直趋而下,则出现多尿。另外,若心气郁结,久而化火,心火亢盛而致精血暗耗,水火不济,也可发生消渴之疾。正是基于对心理和情志因素在消渴病发病、加重过程中的深刻认识,古代医家在对消渴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心理调摄,如《古今医统》中指出“凡初觉烦渴,便当清心寡欲,薄滋味,减思虑,若有一毫不谨,纵有名医良剂,必不能有生矣。”
糖尿病患者作为社会生活的一分子,同样需要不断地接触周围的社会,同样面对工作、学习、婚姻、就业等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内容和压力。这其中来自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负面影响是
不可避免的。由于糖尿病属于终身难治性疾病,需要不断地进行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长期患病还会合并多种急、慢性并发症,由此产生的各种不便会长期困扰糖尿病患者,使糖尿病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进而加重病情。另外,糖尿病发病后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由此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异常。成年人除不可避免地出现上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和久治不愈的各种并发症外,学习和婚姻也会使病情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如果合并男性不
育、女性性冷淡更会产生和加重对婚姻家庭生活的负面影响,患者会不自觉地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环境适应障碍。被确诊为儿童糖尿病后,多数儿童会认为自己与其他儿童不一样,从而产生畏缩、忧郁、不愿
与他人接触等心理反应。
糖尿病的心理调摄,是指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专科医生或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运用一些心理治疗手段来调节自身的精神活动和状态,明确糖尿病的疾病性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发展过程,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配合糖尿病的其他治疗手段,以达到康复的目的。在这些过程中,医生的作用在于运用糖尿病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重视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的巨大影响,对患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有关因素进行尽可能多地了解,明确患者的性格特征和生活经历,帮助其解除紧张心理,作为患者本人也应该重视心理保健,摆脱抑郁、沮丧、紧张等不良影响,以免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