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为特征。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健康咨询电话:13695643311
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病因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根据症状、流行病学及免疫学的资计分析,认为与人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目前注意到病毒感染与本病也有一定关系。
2临床表现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风湿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初起时常有丹毒等感染病史。风湿热起病急,且多见于青少年。风湿性关节炎可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风湿性关节炎有两个特点:一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部位常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其次是肩、肘、腕关节,手足的小关节少见;二是疼痛游走不定,一段时间是这个关节发作,一段时间是那个关节不适,但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几天就可消退。血化验血沉加快,抗“0”滴度升高,类风湿因子阴性。治愈后很少复发,关节不留畸形,有的病人可遗留心脏病变。
1.疼痛
关节疼痛是风湿病最常见的症状,全身关节都有可能发生疼痛,但是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和可能引起内脏和神经系统的病变。
2.肌肉疼痛
肌肉也会出现疼痛症状,而且还可能出现肌无力、肌酶升高、肌源性损害等,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皮肌炎等。
3.不规律性发热
风湿出现之前会出现不规则的发热现象,不会出现寒颤现象,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同时还会出现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成人斯帝尔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4.皮肤黏膜症状
皮肌炎、干燥综合症、白赛病、脂膜炎等会出现皮疹、口腔溃疡、皮肤溃疡、网状青紫、眼部症状等。
5.雷诺氏征
指端会遇冷或情绪变化时会发白,然后转变成紫色,最后转变成红色并伴有麻木、疼痛和严重的皮肤溃疡,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6.自身抗体血液指标异常
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等。
3检查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多在l0×109/升(即10000/立方毫米)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明显上升,高达80~90%,有的出现核左移现象。
2.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
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是各种炎症的指标,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达90毫米/小时以上;C-反应蛋白也在30毫克/升(30微克/毫升)以上。急性期过后(约1
~2月)渐渐恢复正常。
3.关节液检查
常为渗出液,轻者白细胞计数可接近正常,重者可达80×l09/升(80000/立方毫米)以上,多数为中性粒细胞。细菌培养阴性。
4.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均为阴性。
4诊断
主要依据发病前1~4周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急性游走性大关节炎,常伴有风湿热的其他表现如心肌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0”凝集效价明显升高,咽拭培养阳性和血白细胞增多等。
5鉴别诊断
1.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多发性对称性指掌等小关节炎和脊柱炎。
2.脓毒血症引起的迁徙性关节炎常有原法感染的征候,血液及骨髓培养呈阳性且关节内渗出液有化脓趋势并可找到病原菌。
3.结核性关节炎多为单个关节受累,好发于经常活动手摩擦或负重的关节。
4.结核感染过敏性关节炎。
5.淋巴瘤和肉芽肿。
6.莱姆关节炎,此病是由蜱传播的一种流行病。
7.痛风的鉴别,痛风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多趋势,痛风早期易于类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相混淆。
6并发症
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急性疼痛期间,由于长期卧床,或者服用激素时间过长等,可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出现一些并发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肺炎
由于免疫能力下降,遭受细菌感染,患者常合并肺炎。
2.泌尿系统感染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若日常生活不注意,或者患感冒后,常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3.柯兴氏综合征
患者若用激素时间过长,常因体内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抑制而并发柯兴氏综合征。常见症状主要有满月脸、水牛背、体重增加等。
4.口腔溃疡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剂之后常出现口腔溃疡,此外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皮疹、味觉消失等不良反应。
5.传染病
患者由于患此病的时间太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当社会上流行某些传染病时,比正常人更易受到传染。
7治疗
1.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下:
(1)非淄体抗炎药
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炎止痛作用,对解除疼痛有较好效果,但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临床上常用的有盐酸氨基葡萄糖颗粒、布洛芬、青霉胺、双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慢作用抗风湿药
多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较慢。常用的有金合剂(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3)细胞毒药物
通过不同途径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金独春等。它们往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血管炎的二线药物,副作用虽较多且较严重,但对改善这些疾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
(4)肾上腺皮质激素
是抗炎、抗过敏药物,明显地改善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愈后,但不能根治这些疾病。其众多的副作用随剂量加大及疗程延长而增加,故在应用时要衡量它的疗效和副作用而慎重选用。
2.外科疗法
包括不同的矫形手术、人工关节的置换、滑膜切除等。手术不能治愈疾病只能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的能力。
3.骨髓移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确实有显著的疗效。通过恢复免疫系统功能来促使患者痊愈的自身骨髓移植法,治疗儿童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骨髓移植的具体步骤是:先抽出患者身上的骨髓,用药物和放射等手段对骨髓进行处理,除其中的T细胞,再把处理过的骨髓注射回患者体内,并使用特殊药物促使患者骨髓生长,使患者免疫系统功能恢复正常。可以使患者在几年内不再发病,对于处于骨架和关节生长期的儿童非常重要。
4.其他治疗
包括物理、康复、职业训练、心理等治疗,是本类疾病综合治疗的不可少的部分。
相关健康常识专家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