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和感觉统合失调
人类大脑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分为100多万个感觉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视、听、嗅、味、触)及平衡感接受外界的信息,通过感觉神经传到大脑,经由大脑的感觉区协调整合、统一后作出正确的反应即为感觉统合。如果出现障碍和紊乱,行为上出现一系列的错误表现,就是所谓的感觉统合失调。感统理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Dr.J.Ayresa(爱尔斯博士)1972年首次提出。
很多人误解感觉统合,好像是针对特殊问题的矫治,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后期很多科学家证实,0-6岁的学习,主要是以感觉学习为主,透过感觉器官由右脑输入讯息形成形象思维,并在左脑逐渐形成概念和判断系统,形成抽象思维。这是幼儿期思考系统及学习行为的形成时期。由此可见感觉统合对协调左右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任何一个儿童要百分之百达到感觉统合都是非常困难的。换句话说,几乎所有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只不过失调的轻重程度有差异。基于此,爱尔斯博士等12位世界级儿童心理、生理专家开发的感觉统合训练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本系统的数十种训练教具,让1-15岁孩子在游戏中接受训练,达到刺激孩子的前庭觉、本体觉、视觉、触觉、听觉的综合发展,促进孩子的左右脑统合。
感统失调的表现
爱尔丝博士指出:感统失调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主要体现在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儿童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障碍、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心理素质差等方面,其具体表现如下:
【前庭觉方面】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左右手不分,多动不安,走路易摔倒,原地打圈晕眩,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任性,兴奋好动,粘人,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爱挑剔,语言发展迟缓等。
视觉感不良: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的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顺利的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常把数或字写颠倒。
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本体感方面】
方向感失调:表现为方向感不强,容易迷路,容易走失,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像,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运动。
精细动作欠缺:表现为笨手笨脚,不会系鞋带、扣钮扣、用筷子,手工能力差,可能会口吃,不爱说话。
【触觉方面】
触觉过分敏感(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赖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过分碰触各种东西;有强迫性的行为(一再的重复某个动作),个人表现缺乏自信、消极退缩。
痛觉过分敏感(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全脑感统训练教学目标:
一、提高学习能力 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注意力集中 四、提高记忆力 五、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六、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七、提高视觉空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