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烟草流行作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列入重点控制领域。数据显示,中国约有3.5亿烟民,约占全球13亿烟民的1/3。专家认为,吸烟是一种慢性疾病,而医生是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最佳人选。
吸烟是一种慢性疾病
“吸烟是一种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有定论了,已经是在ICD室里面认为成瘾性疾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姜源说,中国有3亿多人吸烟,按照过去疾病发展模型,这3亿人差不多一半因为吸烟过早去世,这一半人里头还有60岁以下去世。
姜源说:比疾病更重要的是吸烟导致的疾病使生命质量非常差,比如说肺癌、口腔癌。烟草可以导致多种疾病,从头到脚,大约就是25类。
据介绍,烟草烟雾中含有4 000多种化学物质,250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有40多种物质具有致癌性,二手烟雾与吸烟者本人吸入的烟雾相比,很多致癌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更高。
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包括:心脏病、卒中、慢性肺部疾病、肺癌、喉癌、食管癌、口腔癌以及膀胱癌在内的多种疾病。每年全世界死于这些疾病的人数约为400万,在我国约为100万人。
医生是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最佳人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认为:40年来发达国家控烟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是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并动员他们参与戒烟运动。先有医师吸烟率下降,才有全民吸烟率的下降。英国医生的吸烟率从1951年的60%下降到目前的10%以下,英国18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随之也从1960年的61%下降。
研究显示,约70%-90%的吸烟者每年与医生接触,约70%的戒烟成功者由医生的劝告实现。由此可见医生在劝导吸烟者戒烟中的重要作用。当吸烟者因病痛就医时,一个能以身作则拒绝烟草的医生给患者提出的不要再吸烟的简单忠告,就可能完全改变患者以后的吸烟行为。吸烟者每年戒烟的平均比例约为2%,而医生简短的建议就会使戒烟率提高一倍。
"现在中国医务工作者吸烟率还是很高的,男性医生吸烟率在56%。"
胡大一说,我国卫生界在控烟中存在的问题有,医生缺乏责任感,缺乏对吸烟有害的认识;未担当起表率作用;未积极履行医生控烟责任。吸烟至少是和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同等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心内科医生责无旁贷。
“我们要转变观念,吸烟不只是个人行动,而是全社会的。”胡大一说。
戒烟要加强宣传
胡大一说,中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的达到80%,知道吸烟可以导致肺癌的只有60%,知道吸烟导致冠心病只有50%,知道吸烟导致脑卒中的只有30%。国外烟草工作很多都是私营的,最好的是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是健康部出的健康警语,而我们出健康警语是烟草局的,而且警语跟烟盒颜色很相近。
“靠自己意识戒烟的也就23%,戒了又吸,吸了又戒,需要反复七次才可以。”胡大一说。
姜源认为,戒烟从思考期到开始准备,这个阶段最难,戒烟成功最主要两个因素是动机和技巧,技巧包括药,克服戒烟症状等等,最主要的就是动机,有人得了肺癌,第二天就戒了。动机有很多方法,比如说全民戒烟,抽烟的时候你要走出去半个小时,再一个就是烟草涨价,澳大利亚每年都涨价15%。还有一个就是对自己健康真正的认识。
当记者问道:人意识到烟草这个东西有害,但是很难戒烟。那有没有戒烟的药物呢?
姜垣回答:国外这块很多由政府补贴的,加拿大都是全部补贴的,戒烟药很昂贵,得进入医保,但加拿大没有进入医保。现在最关键是医保能覆盖哪块,戒烟服务最主要的就是长期追踪,比如说戒烟热线,戒烟网站,由政府主办。戒烟药物可以给一些补贴,香港就是给你七天免费戒烟药,如果你要觉得好,就买。
“对戒烟药要加强宣传,同时增加它的可及性,包括价格,是不是老百姓能够承受,是不是很方便。”姜垣说,对于戒烟药,医保能不能倾斜,我觉得现在的医疗改革是不是更符合成本效益,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北京频道2008-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