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是世界农场动物以及犬、猫等家养动物最重要的、最常见外寄生昆虫,对犬、猫等小动物的感染率极高,危害极大(Rust 1997)[1]。在动物的一生中,绝少不受到跳蚤的困扰。美国南加州野猫的猫蚤指数为9.7,另外南加州及澳洲野猫的猫蚤感染率分别为46%及38%(Osbrink 1985, Wilson 1982)[2,3]。由于跳蚤能传播瓜实绦虫(Dipylidium caninum) 给犬、猫,故由其感染率亦可反映出跳蚤发生的严重程度。1996年台湾成犬感染瓜实绦虫的比率为52.8%,台湾成猫的感染率为32.7%(莫)[4]。跳蚤的主要危害是宠物猫及犬的跳蚤过敏皮肤炎(flea allergy dermatitis),与跳蚤叮咬皮肤炎(flea bite dermatitis)。跳蚤的食量很大,一只跳蚤成虫一天中可吸入相当于其体重15倍的血液[5]。在美国的Louisiana小犬、小猫常常在遭受跳蚤感染后失血而死[6]。跳蚤及其引起的皮肤病占兽医皮肤病门诊的35%~50%,成为物主资金和药物的重要负担[7]。跳蚤过敏性皮炎则毫无疑问是全世界兽医皮肤病最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8]。此外,跳蚤也是犬、猫巴尔通氏体病的传播媒介[9]。跳蚤能够引起小犬、小猫长时间抓挠、外周嗜血红细胞增多,以及失血性贫血,或者引起成年犬、猫的体质虚弱。
直接危害
人蚤、猫栉首蚤和印鼠客蚤等在刺叮人时不仅产生刺激和引起疼痛,而且叮刺后局部皮肤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由于跳蚤有昼夜吸血的习性,即使个别跳蚤上身也会使人寝食不安。某些种类,如穿皮潜蚤还可寄生于皮下组织,危害很大。当家畜、宠物被大量寄生蚤叮刺吸血时,不仅会因为骚扰使它们坐卧不安影响其生长发育,更会引起动物贫血症。
间接危害
跳蚤对人类的最大危害是其作为媒介传播人畜疾病。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三次世界性大流行而死亡上亿人、被恐惧的称作黑死病的鼠疫,就是由跳蚤将鼠疫杆菌通过刺叮传播给人类的。人被媒介蚤吸血感染腺鼠疫后,鼠疫病人可经肺部通过呼吸通道感染他人而进一步引发肺鼠疫的流行。鼠原性斑疹伤寒也称地方性斑疹伤寒,病原体为莫氏立克次体,印鼠客蚤是其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此病进几年来在河南、辽宁和云南等省部分地区都曾有过爆发流行。此处,跳蚤还可以传播野兔病、涤虫病等,危害人类的健康。
|